资讯

news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可穿戴医疗器械的舒适性设计

时间:2025-09-02 预览:1

0


可穿戴医疗器械的舒适性设计是决定用户佩戴意愿与使用持续性的关键,需在满足医疗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从材质选择、结构设计、穿戴方式、交互体验四个维度实现 “无感佩戴” 与 “高效监测” 的平衡。

材质选择是舒适性设计的基础,需同时满足生物相容性、透气性、柔韧性与耐用性。皮肤接触层优先采用医用级硅橡胶、聚氨酯或竹纤维等材质,这类材质具有良好的亲肤性,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且具备优异的透气性,如智能心率手环的接触层采用多孔结构的医用硅胶,透气率可达 3000g/(m²・24h),有效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的皮肤闷热、出汗问题。对于需要长期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如动态血糖监测仪),其贴片部分采用低敏性医用胶黏剂,黏贴强度可根据使用周期调节,且移除时无残留、无疼痛感,避免损伤皮肤角质层。

结构设计需贴合人体生理曲线,实现 “随形适配”。智能血压监测手表的表体采用弧形设计,与手腕轮廓高度贴合,表带宽窄与厚度根据手腕尺寸分级(如 S/M/L 三个规格),表带连接处采用可调节的卡扣结构,确保佩戴时无局部压迫感。用于睡眠监测的智能胸带,采用弹性针织面料,整体重量控制在 20g 以内,胸带长度可通过魔术贴自由调节,且在胸部接触部位设置柔软的缓冲垫,避免夜间翻身时的摩擦与压迫,不影响睡眠质量。

穿戴方式的优化需简化操作流程,同时确保设备稳定性。动态心电监测背心采用背心式设计,无需繁琐的电极片粘贴步骤,用户仅需像穿普通背心一样穿戴,背心内部的电极片通过弹性面料自动贴合胸部皮肤,且在运动时不易移位;智能血氧仪采用指夹式设计,夹口处设置柔软的硅胶垫,夹持力度可通过弹簧自动调节,既保证血氧探头与手指皮肤的良好接触,又避免手指因长期夹持导致的麻木感。

交互体验的舒适性设计体现在设备与用户的 “隐形互动”。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式采用无线磁吸充电,避免传统充电接口带来的佩戴异物感;设备显示屏采用低功耗的电子墨水屏,仅在用户查看数据时点亮,且亮度可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避免夜间强光刺激;数据提醒功能优先采用轻微的震动反馈,而非刺耳的铃声,如智能胰岛素泵的剂量提醒通过 0.5s 的轻柔震动实现,既不打扰用户日常活动,又能确保用户及时接收信息。此外,部分可穿戴设备支持个性化设置,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监测频率、提醒方式等参数,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性。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